质量指标占比
研究类文章占比OA被引用占比撤稿占比出版后修正文章占比
100.00%0.54%0%0%
相关指数
{{chartTitle}}
影响因子年发文量自引率Cite Score
最新IF值预测
预测IF值算法
根据标准的SCI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以2022年为例,预测IF(2022)=A/B,其中,A为该期刊2020年至2021年所有文章在202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为该期刊2020年至2021年所有文章的总数。预测的实时影响因子数据在全年中逐步接近真实IF数据,上半年的预测数据通常接近于6月底正式发布的数据,而下半年的实时影响因子则会从大约50%开始逐渐趋近于最终的IF值。(考虑数据入库延迟,可以根据当前月份占全年的比例来大致估计最终的IF值,且估算时可适当上调。)
1.7820数据截止 2024-3-26 日
69503人已查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期刊2024最新IF预测值
预警说明查看说明
时间预警情况
2024年02月发布的2024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3年01月发布的2023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1年12月发布的2021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5年预警名单预测
无异常数据 期刊预警概率很低
结果仅供参考
*来源:中科院《 国际期刊预警名单》
中科院分区查看说明
版本大类学科小类学科Top期刊综述期刊
2023年12月最新升级版
生物学3区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3区
2022年12月升级版
生物学3区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4区
2021年12月升级版
生物3区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4区
2021年12月升级版
生物学3区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4区
2020年12月升级版
生物学3区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
3区
JCR分区
WOS分区等级:Q4区
版本按学科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是指SCI官方(Web of Science)为每个学科内的期刊按照IF数值排序,将期刊按照四等分的方法划分的Q1-Q4等级,Q1代表质量最高,即常说的1区期刊。
(2022-2023年最新版)
MICROBIOLOGYQ4
期刊介绍
Published by the Microbiology Society and ow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ystematics of Prokaryotes (ICSP), a committee of the Bacteriology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 Di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icrobiological Socie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is the leading forum for the publication of novel microbial taxa and the ICSP’s official journal of record for prokaryotic names.The journal welcomes high-quality research on all aspects of microbial evolution, phylogenetics and systematics, encouraging submissions on all prokaryotes, yeasts, microfungi, protozoa and microalgae across the full breadth of systematics including: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ation and culture preservationMicrobial evolution and biodiversityMolecular environmental work with strong taxonomic or evolutionary contentNomenclatureTaxonomy and phylogenetics.
由微生物学会出版,由国际原核生物系统学委员会拥有(ICSP),国际微生物学会联合会细菌学和应用微生物学分部的委员会,《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是发表新的微生物分类群的主要论坛,也是ICSP记录原核生物名称的官方杂志。该杂志欢迎高水平的对微生物进化、系统发生学和系统学的各个方面进行高质量的研究,鼓励提交所有原核生物、酵母、微型真菌、原生动物和微藻的系统学资料,包括:鉴定、特征描述和培养保存微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强烈分类或进化内容的分子环境工作命名分类和系统发生学。
年发文量497
国人发稿量227
国人发文占比45.67%
自引率25%
平均录取率约75%数据非官方,来自网友分享经验
平均审稿周期平均1.0月数据非官方,来自网友分享经验
版面费-
偏重研究方向生物-微生物学
期刊官网http://ijs.microbiologyresearch.org/content/journal/ijsem
投稿链接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IJSEM
期刊高被引文献
Minimal standard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new genera and species of rhizobia and agrobacteria.
来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DOI:10.1099/ijsem.0.003426
Trinickia diaoshuihuensis sp. nov., a plant growth promoting bacterium isolated from soil.
来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DOI:10.1099/ijsem.0.003155
Pseudomonas asiatica sp. nov., isolated from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Japan and Myanmar.
来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DOI:10.1099/ijsem.0.003316
Tengunoibacter tsumagoiensis gen. nov., sp. nov., Dictyobacter kobayashii sp. nov., Dictyobacter alpinus sp. nov., and description of Dictyobacteraceae fam. nov. within the order Ktedonobacterales isolated from Tengu-no-mugimeshi, a soil-like granular mass of micro-organisms, and emended description
来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DOI:10.1099/ijsem.0.003396
Chromobacterium phragmitis sp. nov., isolated from estuarine marshes.
来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
DOI:10.1099/ijsem.0.003508
已经到底了~
鹿粉105862
2017-01-13 11:34:01
涵盖了在1951年建立的微生物系统学领域的研究。其范围包括分类学,命名,鉴定,表征,文化保存,系统发育,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原核生物,酵母和酵母样生物,原生动物和藻类。
鹿粉138064
2016-11-30 14:46:49
官网打不开啊
鹿粉172733
2016-11-24 14:37:21
1个月没送审,根本不快啊!!
鹿粉149473
2016-10-28 17:04:21
外审1个多月,小修以后3天接收。
鹿粉129167
2015-07-30 15:31:05
责任编辑特别好,出差前发邮件告知需要出海1个月。因为自己的原因接受时间有些长。但总体说杂志处理速度很快,编辑非常认真,态度严谨。
鹿粉197417
2010-07-11 15:59:00
主要是发表原核生物的分类文章,评审较快,这两年因为发的文章较多,影响因子降得非常厉害,已经从2005年以前的3.5降到了现在的2.113,目前,杂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作者文章中数据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能提升杂志的水平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