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指标占比
研究类文章占比OA被引用占比撤稿占比出版后修正文章占比
98.36%35.53%0%1.1%
相关指数
{{chartTitle}}
影响因子年发文量自引率Cite Score
最新IF值预测
预测IF值算法
根据标准的SCI影响因子计算公式,以2022年为例,预测IF(2022)=A/B,其中,A为该期刊2020年至2021年所有文章在202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为该期刊2020年至2021年所有文章的总数。预测的实时影响因子数据在全年中逐步接近真实IF数据,上半年的预测数据通常接近于6月底正式发布的数据,而下半年的实时影响因子则会从大约50%开始逐渐趋近于最终的IF值。(考虑数据入库延迟,可以根据当前月份占全年的比例来大致估计最终的IF值,且估算时可适当上调。)
1.2740数据截止 2024-3-26 日
69372人已查看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期刊2024最新IF预测值
预警说明查看说明
时间预警情况
2024年02月发布的2024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3年01月发布的2023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1年12月发布的2021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版不在预警名单中
2025年预警名单预测
无异常数据 期刊预警概率很低
结果仅供参考
*来源:中科院《 国际期刊预警名单》
中科院分区查看说明
版本大类学科小类学科Top期刊综述期刊
2023年12月最新升级版
地球科学4区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4区
2022年12月升级版
地球科学4区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4区
2021年12月升级版
地学4区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3区
2021年12月升级版
地球科学4区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4区
2020年12月升级版
地球科学3区
PALEONTOLOGY
古生物学
3区
JCR分区
WOS分区等级:Q3区
版本按学科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
WOS期刊SCI分区是指SCI官方(Web of Science)为每个学科内的期刊按照IF数值排序,将期刊按照四等分的方法划分的Q1-Q4等级,Q1代表质量最高,即常说的1区期刊。
(2022-2023年最新版)
PALEONTOLOGYQ3
期刊介绍
The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publishes original articles and notes on the systematics, phylogeny, paleoecology, paleogeography, and evolution of fossil organisms. It emphasizes specimen-based research and features high quality illustrations. All taxonomic groups are treated, including invertebrates, microfossils, plants, vertebrates, and ichnofossils.
《古生物学杂志》发表关于化石生物的系统学、系统发育、古生态学、古地理学和进化的原创文章和注释。它强调标本为基础的研究和功能高质量的插图。所有的分类群都被处理,包括无脊椎动物、微体化石、植物、脊椎动物和遗迹化石。
年发文量61
国人发稿量10
国人发文占比16.39%
自引率7.7%
平均录取率容易数据非官方,来自网友分享经验
平均审稿周期平均6周数据非官方,来自网友分享经验
版面费US$2100
偏重研究方向地学-古生物学
期刊官网http://jpaleontol.geoscienceworld.org/
投稿链接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paleo
期刊高被引文献
The putative lissamphibian stem-group: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the dissorophoid temnospondyls
来源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10.1017/jpa.2018.67
Late Permian conchostracans (Crustacea, Branchiopoda) from continental deposits in the Moscow Syneclise, Russia
来源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10.1017/jpa.2018.58
New small-bodied ornithopods (Dinosauria, Neornithischi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Wonthaggi Formation (Strzelecki Group) of the Australian-Antarctic rift system, with revision of Qantassaurus intrepidus Rich and Vickers-Rich, 1999
来源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10.1017/jpa.2018.95
Mollusks from the upper Shackleton Limestone (Cambrian Series 2), Central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East Antarctica
来源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10.1017/jpa.2018.84
Large neotheropod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of North America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large theropod body sizes
来源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
DOI:10.1017/JPA.2019.13
已经到底了~
已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