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Brain Research Bulletin:中科院双3区,国人占比高,审稿速度很快

原创437 阅读 2025-03-16 15:01:59

1、引言

Brain Research Bulletin是一份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致力于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接受范围涵盖神经网络特性、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享有很高的口碑。对于每一位致力于研究脑科学的小伙伴来说,这都是一本不错的期刊。

2、期刊简介

Brain Research Bulletin由国际知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创刊于1976年,由Matthew J. Wayner(雪城大学)担任创始主编,后来由Stephen Dunnett担任主编。2010 年, Andres Buonanno(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接替了他的职位,现已成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期刊主要发表关于神经网络特性、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分子细胞机制的原创研究(包括临床和行为论文)和综述,希望加深对神经发育及其在成人期间与大脑功能相关的理解。

ISSN:0361-9230

JCI期刊引文指标:0.95

h-index:118

CiteScore:6.90

是否预警:不在预警名单内

出版商:Elsevier Inc.

期刊官网链接: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brain-research-bulletin/

3、索引

4、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与大脑相关的临床和行为论文,包括衰老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行为与认知机制,神经元发育和神经发育障碍的机制,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神经退行性和神经炎症性疾病,神经遗传学,神经免疫和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神经药理学机制和神经治疗学,干细胞和神经修复,神经影像学,转化和临床神经科学,以及多学科大脑研究。

文章类型:研究文章、综述、评论

5、期刊指标分析

JCR Q2区,中科院大类医学3区小类神经科学3区,期刊分区保持稳定,发展趋势向好,难度不高。

Brain Research Bulletin实时影响因子为3.339,最新影响因子:3.5,五年影响因子3.6,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涨幅不大,近年保持稳定。

自引率最新为2.90%,2016年自引率较高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可见得期刊对文章质量的高要求,目前自引率表现很好,近年保持很低,可完全放心。

最新年引用次数达11535次,引用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引用次数很高,近几年平稳,期刊在该领域拥有很高的影响力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按引用次数)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最新年发文量195篇,年发文量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顶峰,近两年年发文量略有下降,发文量不高,预计年发文量将保持稳定并不会有较大变动。国人发文量119,国人发文占比61.03%,国人占比很高,对国人很友好,可以放心投稿。

近三年国人发文量为526篇排名第一,国内单位发文量最高为南京医科大学和武汉大学。

7、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Brain Research Bulletin官网显示投稿到第一个意见审稿时间中间值为5天,审稿的时间中间值为44天,投稿到接收时间中间值为98天(约3个月)

文章1(原始研究):投稿时间2024.11.28,录用时间2025.3.3,用时4个月。

文章2(原始研究):投稿时间2024.12.16,录用时间2025.3.10,用时4个月。

文章3(综述):投稿时间2024.10.8,录用时间2025.3.7,用时5个月。

从最新录用文章的数据来看,Brain Research Bulletin的审稿周期是是比较短的,审稿速度很快。

8、编委会信息

主编:Peter Giese

Peter Giese是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IoPPN)的精神健康神经生物学教授和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系的联合负责人。发表了 100 多篇出版物,编辑了两本关于记忆机制的书籍,并组织了几次关于分子和细胞记忆过程的国际研讨会,最广为人知的工作是关于钙/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和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目前研究涉及健康和疾病中的记忆机制,包括年轻和老年记忆存储的分子和细胞基础,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突触失调的机制和对小鼠的智力障碍进行建模。

编委:邓玉茹

邓博士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牙科专业及博士学位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生物物理科学。博士后培训在Wadsworth 中心(纽约州奥尔巴尼)研究 Cubic membrane (CM) 线粒体中的纳米结构通过 TEM 断层扫描。2002-2013 年,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曾成立了一个独立的研究小组,专门从事 CM 研究生物系统。目前,她是温州大学的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所.她是国际人士被公认为 CM 研究的先驱,这是生物医学和纳米技术。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CM的特征和生物学意义及其潜力 作为人类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作为新基因 运输车和 3D 生物光子晶体。

9、版面费

Brain Research Bulletin期刊发行模式为完全OA:作者在文章被接受发表时支付文章处理费(APC):$3280.00 USD(约合人民币23,750元)

10、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精神疾病放心,研究分子机制,九月初投稿,七天后送审,当天审稿结束一个,编辑很负责三周后又邀了一些审稿人。11月给的大修,不用补实验,月底返回去后二审,七天后直接录用。要wb原始文件,编辑很负责,很推荐的一个期刊。

网友2:研究方向:脑外伤。一月中旬提交推荐了三个审稿人,二月初小修,回答解释审稿人的疑问,主要就是补充了一些原始实验数据。三月初接收发表,前后不到两个月,速度很快。

网友3:研究方向:老年痴呆;神经炎症。4.18投稿,一个星期左右编辑要求小修,7.9接收。

网友4:审稿速度挺快的,2021年7月份投稿,8月份回修意见,9月份返回修改意见,半个月后10月份接受。

网友5:脑科学领域非常专业的期刊,平时一直会追上面的文章,导师评价很有水平的期刊。个人的第三篇稿件投这个期刊,终于中了1篇,3个审稿人意见,意见内容比原文都长,非常专业,认真修改两轮后录用。

11、期刊总结

Brain Research Bulletin发文量不高,国人占比很高,中科院分区和影响因子不高,投稿难度相对较低但期刊影响力不俗;自引率低,零撤稿,期刊质量严格,审稿速度很快,因此对于神经科学领域第一次投稿或者急需录用结果的小伙伴绝对是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