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审稿仅10周,中科院4区稳定,IF1.3+,国人友好,眼动研究必看!

原创140 阅读 2025-03-29 13:37:29

1. 引言

 

【眼动研究速递】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紧紧围绕着眼动机制、扫视行为这些前沿主题进行研究。期刊的审稿速度特别快,平均10周就能走完整个审稿流程。期刊从来没被列到任何学术预警名单里,安全性较高。年发文量比较稳定差不多就25篇上下,是“小而精”的典型代表。期刊要求兼顾科学性和创新性,值得眼动研究方向的人员关注。

 

  1. 期刊简介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2007年由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Eye Movement Research精心打造推出,现隶属于MDPI集团。作为SCIE收录的开源期刊,它具有“小而精”的特点。期刊关注眼动机制、扫视行为以及注视轨迹这些关键内容。从Web of Science2023年度报告的数据能看到,这本期刊每年的发文量大致稳定在25篇上下,平均审稿周期仅仅10周。期刊有着稳健的出版节奏,自引水平也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对于眼动追踪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特别靠谱的学术交流平台。

 

 

配图:

ISSN:1995-8692

JCI0.62

h-index: 14

CiteScore:2.90

是否预警:未被列入预警名单。

官方网址:https://www.mdpi.com/journal/jemr

出版商:International Group for Eye Movement Research(隶属于MDPI 期刊

 

  1. 索引/摘要

 

  1.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核心领域:眼动功能研究(如扫视、注视机制、眼动记录技术开发);神经生理学与认知模型(如眼动控制的生物学基础、认知加工机制);应用场景(阅读行为、注意力研究、驾驶决策、人机交互、神经疾病诊断)。跨学科方向:涵盖神经科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媒体研究等领域,强调眼动技术的实际应用。

 

收稿类型:研究论文、短篇通讯、综述

 

特色要求:实验细节透明化,支持补充材料(代码、原始数据等);开放获取(OA),鼓励数据共享与跨学科合作。

 

5. 期刊指标分析

 

1. 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5年3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属于医学大类4区,小类学眼科学4区。

 

JCR分区:JCR分区为Q3,JIF排名:64/95,JCI排名:56/95。排名略微靠后。

 

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数据

影响因子:1.3。5年影响因子:2.426 。实时影响因子:(截止2024年12月31日)。影响因子水平稳定在1分左右,预计后续影响因子持平。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数据:2024:15.4%。2022-2024年该期刊的自引率维持在20%左右,自引率较但低于30%,且有持续走低的趋势。自引率低于警戒值,可放心投稿

 

引用关系图截图: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按引用次数)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2022-2024年发文量稳定在20篇左右,后续持续在此区间的可能性较大。发文量较低,堪称小而精。

 

国人发文占比:中国学者发文量为27篇,占5.133%%,位列第6。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近三年国人国人发文7篇。近三年发文单位主要为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系统、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图宾根大学。

 

 

  1.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期刊18天内做出初步决定,至出版仅4天。

 

 

小编从官网中随机选取3篇已发表的文章。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周期:

 

文章1:投稿时间 2.24.10.15,录用时间2025.3.17,用时约个5月。

文章2:投稿时间 2024.9.17,录用时间2025.3.4,用时约6个月。

 

文章3:投稿时间 2024.10.24,录用时间2025.2.27,用时约4个月。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的稿件处理速度比较快,约为4-6个月。

 

8. 编委会信息

 

主编:Prof. Dr. Rudolf Groner,瑞士伯尔尼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深耕眼动追踪与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超30年。研究聚焦视觉加工机制(如眼动行为建模、感知-行动耦合),主导多项眼动技术在阅读、人机交互中的跨学科应用,推动期刊成为“理论+实践”双驱动的眼动核心平台。其团队开发的眼动数据分析工具被全球实验室广泛应用,学术影响力辐射神经科学、心理学及工程学领域。

 

副主编:Prof. Dr. Roman Bednarik,现任芬兰东芬兰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长期深耕眼动追踪技术与人机交互(HCI)领域,研究涵盖医疗技术优化(如手术模拟系统开发)及交互式技术应用创新。其团队致力于通过眼动数据分析提升外科手术培训的真实性与效率,推动智能医疗设备研发。

 

9.版面费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是一本纯OA期刊。需要支付版面费。版面费1000 瑞士法郎,约合8245 元人民币。

 

10.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平均审稿速度10周,编辑处理高效,从投稿到录用全程约3个月,适合时间紧迫的学者。

网友2:2022年自引率曾高达33.3%,但2024年已降至15.4%,建议结合领域相关性评估以避免‘灌水’嫌疑。

网友3:年发文量仅25篇,但录用比例较高,尤其对眼动机制、神经建模等核心主题稿件友好。

网友4:期刊要求提供完整的实验细节和可复现数据,若正文无法容纳,需上传补充材料(如代码、原始数据)。

网友5:编辑对图表美观度及英语表达要求较高,建议投稿前进行专业润色,否则可能因格式问题被直接拒稿。

 

期刊总结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包括神经建模、人机交互以及医疗诊断等。期刊对眼动机制、神经建模这类前沿极为友好。明显优势:大概10周就能完成整个审稿流程,而且效率一直比较稳定,这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期刊自引率从之前的33%成功降到了如今的15%,这一转变充分体现了期刊在把控学术质量上的用心。期刊对中国学者友好。缺点:每年的发文量只有25篇上下,这就导致竞争可能比较激烈。而且由于它属于小众领域的期刊,对于想通过发表论文大幅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人来说,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限。总体而言,若您长期扎根眼动技术领域深入钻研,还希望论文能尽快发表,那这本期刊绝对是个值得考虑的好选择。若您追求顶级期刊那种广泛的影响力,或者希望论文能在跨领域获得大量引用,则需要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