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Human Nature-An Interdisciplinary Biosocial Perspective是一个连接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的关键平台,它提供了一个跨领域交流的渠道,把生物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应用到社会科学的问题上,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2.期刊简介
Human Nature-An Interdisciplinary Biosocial Perspective 是一本由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出版的季刊,自1989年创刊以来,成为生物社会学领域内的一股重要力量。该刊致力于推动对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它主要侧重于功能的统一,其中这些因素是连续和相互作用的。
ISSN:1045-6767
JCI期刊引文指标:1.15
CiteScore:3.7
是否预警:否
出版商:Springer Nature
期刊官网链接:https://www.springer.com/12110
3.索引/摘要
4.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致力于推动对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它主要侧重于功能的统一,其中这些因素是连续和相互作用的。其中包括与人类社会行为相互作用的进化、生物和社会学过程;人类历史的生物和人口后果;人类行为的跨文化、跨物种和历史视角;以及生物社会视角与科学、社会和政策问题的相关性。主要接受原创研究文章、评论文章、研究报告多种类型的稿件,充分体现了其跨领域研究的特色。
5. 期刊指标分析
1. 分区
中科院分区大类学科-社会学2区和小类学科-人类学与社会科学:生物医学3区,JCR分区位居Q1区,学科排名处于中等水平,这样的话投稿门槛不高,文章的录用机会就会更多一些。
2. 影响因子
通过趋势图看到期刊的影响因子较为稳定,2023-2024年度影响因子为2.2分,实时影响因子:1.985。
3. 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近五年的自引率数值处于中等水平,2023-2024自引率为22.2%,可以放心投稿。
引用本刊数量最多的前20种期刊:
本期刊引用次数最多的前20种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发文量不高,在100篇以内。
WOS显示,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主要是国外的机构:
近三年,中国发文量有所上升。
7.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官网数据显示,从提交到收到第一个决定需要30天的时间。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最快11天录用,最慢26天,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3月14日提交,3月24日发表:
第二篇:2月27日提交,3月13日发表:
第三篇:12月23日提交,1月17日发表:
8. 编委会信息
Ze (Kevin) Hong, 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及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学系研究员
作为一名行为科学家,主要从进化和认知的角度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他获得格林内尔学院生物学学士学位,宾夕法尼亚大学进化生物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博士学位。他曾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及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学系研究员。在研究方面,他使用多种方法(如理论建模、历史数据的定量分析、民族志田野调查)来研究从造雨到赌博的人类行为和文化,特别关注个人层面的信息处理和人口层面的信息传递。他目前的实地考察地点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彝族和中缅边境的佤族,在那里他专注于研究维持占卜和魔法实践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9. 版面费
混合OA期刊,选择OA模式的话版面费为3090欧元。
10.网友经验分享
Human Nature-An Interdisciplinary Biosocial Perspective 杂志级别还可以,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冷门,关注人数偏少,有些可能是国内不太熟悉,但该杂志在国际仍然有相当知晓度的。因为缺少中国人投稿,稿源可能未必丰富,发表有可能有很大的机会哦。
11.期刊总结
Human Nature-An Interdisciplinary Biosocial Perspective是生物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出版物,凭借其全面的学科覆盖,严谨的审稿过程,深受学术界人士的喜爱。在过去的几年中,这本期刊的影响力一直保持稳定,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尤其是对于那些致力于研究人类自然的跨学科研究者来说,这本期刊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发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