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探索心血管医学前沿的权威之声

原创216 阅读 2025-04-21 20:07:20

1. 引言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ACS)在心血管领域是备受瞩目的,以严谨的审稿程序和高质量研究著称于世,聚焦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理论探究与临床成果的发布,为全球研究者打造了一个领先的知识共享平台,凭借坚实的学术根基与卓越声誉广受认可,并被多个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其中,每一项发表的研究都类似于驱动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加的背景下,ACS的价值显得尤为突出,深入理解它的意义愈发重要。
2. 期刊介绍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于1985年问世,由台
湾心脏学会扛旗,在心血管界众多权威专家的协助下崭露头角,作为历史悠久的刊物,它瞄着推动心血管科学发展与临床创新的方向前行,涵盖心血管病症探究、流行病学摸底、病理机制拆解、诊疗技艺及应对策略等内容层面,变身亚太地区心血管科研的关键展示平台,它挥洒出的国际影响不容小看,为环球心血管医学的成长注入关键推力。

ISSN:1011-6842
JCI期刊引文指标:0.4
h-index:12
CiteScore:2.90
是否预警:否
期刊官网链接:http://www.tsoc.org.tw/index.php?action=journal
出版商:Republic of China Society of Cardiology
3.索引/摘要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PubMed。
4.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
基础心血管科学:分子机制、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临床心脏病学: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介入心脏病学:导管技术、支架植入、心脏手术等。
心血管影像学:超声心动图、CT、MRI等技术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策略及公共卫生研究。
转化医学: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创新研究。
文章类型:
原创研究文章(Original Articles),综述(Reviews),病例报告(Case Reports),技术革新(Technical Notes),社论(Editorials),通讯(Letters to the Editor)。
5. 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期刊位于中科院大类-医学4区,在小类-心脏和心血管系统中位于4区。
 
JCR数据显示,期刊稳定在Q3区。
 
 
(2)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平稳,最新为1.8,实时影响因子:1.5040。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期刊自引率近几年呈回升趋势,目前为22.2%。
 
引用本刊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被本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位的期刊:
 
6. 年发文及占比
期刊年发文量自2016年后开始下降,2023-2024年发文平稳为60发文量最多的为中国台湾,国人友好。发文量前10的机构中,国立台湾大学、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排名靠前。
 
 

7.编委会信息

主编:李貽恒

自1995年取得心臟內科專科醫師後,參與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會務已有多年的歷史,曾經擔任過多屆的副秘書長及學術、研究、高血壓、心衰竭等各委員會之主任委員。在過去將近三十年的醫學生涯,個人從心臟學會的歷任理事長及心臟學會所設立的制度當中,得到許多的協助與成長;這次承蒙諸位理監事及所有會員的厚愛,很榮幸可以來擔任這一屆的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本人將一本初心,與理監事一起努力,積極推展學會的會務;如同當年個人從學會得到許多幫忙一樣,協助新生代的心臟科醫師發展,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持續的茁壯與成長。

8. 审稿周期

网友分享审稿周期12周。

9.版面费

本刊支持订阅免费发表。

10.网友分享
审稿速度:2.0 | 投稿命中率:50.0经验分享:审稿周期相对较长,2018-10-29投稿,2019-1-2一审结束,1-10大修修回,3-10二审结束要求小修,3-11小修修回,3-27接收,整个投稿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编辑很nice,审稿意见也很中肯。
11 期刊总结
Acta Cardiologica Sinica在心血管医学领域堪称重量级存在,历史悠久根基牢固,凭借扎实的出版质量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赢得众多研究者青睐,期刊涵盖内容宽泛,基础科学到临床应用样样俱全,给研究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发表空间,许多学者选择投稿于此,看重的是其严谨审稿与迅速发表周期,能助力科研成果高效传播,该刊由台湾心脏学会主办,自带独特学术分量,在亚太地区更是备受推崇的研究成果展示地,资历不同的研究者均可从中获得丰富的学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