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对国产研究友好度拉满,年刊350篇且零预警。期刊实测3周审稿快过多数一区刊,更有中科院梁兴杰等华人副主编把关。期刊适合材料、医学交叉学科冲刺高水平成果的学者,适合生物材料领域的科研人。
由荷兰Elsevier出版社于1980 年创刊的Biomaterials是生物材料领域深耕超40年的老牌顶刊及领域公认的标杆期刊,常年稳居中科院工程技术1区及JCR双Q1。期刊关注生物材料与医学、工程交叉创新。纳入组织工程支架、药物递送系统及再生医学材料等内容。期刊对国产研究友好度突出其中中国学者年发文量占比较高且依托中科院梁兴杰等华人副主编组成的审稿团队。期刊平均3.7周完成审稿年发文量高。适合材料、医学跨学科团队冲刺高水平成果。
配图:
ISSN:印刷版: 0142-9612;电子版:1878-5905
JCI: 2.52
h-index: 337
CiteScore:26.00
是否预警:未被列入预警名单。
官方网址: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biomaterials
出版商:Elsevier BV
收稿范围:支撑生物材料设计的物理、生物和化学科学(如聚合物合成与表征、药物和基因载体设计、宿主反应生物学、免疫学、毒理学、纳米级自组装),以及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再生医学治疗、依赖创新造影剂和传感剂的诊断系统),涉及癌症诊疗、可植入器械、药物输送系统、基因载体、生物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收稿类型:原创研究论文、权威综述、观点文章
5.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5年4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属于医学大类1区,小类工程:生物医学1区、材料科学:生物材料1。
JCR分区:JCR分区为Q1,JIF排名:4/123,JCI排名:3/123。排名靠前。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数据
影响因子:12.8 。5年影响因子: 13.1。实时影响因子:11.967(截止2024年12月31日)。影响因子水平稳定在13分左右,预计后续持平。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数据:2024:1.6%。2022-2024年该期刊的自引率维持在2%左右,自引率较低,可以放心投稿。
引用关系图截图: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按引用次数)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2022-2024年发文量稳定在360篇左右,近年发文量稳定,发文量较高,中稿概率可能较高。
国人发文占比:中国学者发文量为4,845 篇,占24.673%。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近三年国人国人发文950篇。近三年发文单位主要为: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提交后到第一次决定:8 天。评审时间:81 天。从提交到接受:120 天。接受后到发表:7 天。接受率 10%。
小编从官网中随机选取3篇已发表的文章。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周期:
文章1:投稿时间2024.12.4,录用时间2025.3.20,用时约4个月。
文章2:投稿时间2025.1.19,录用时间2025.4.16,用时约3个月。
文章3:投稿时间2023.6.9,录用时间2023.10.5,用时约4个月。
可见Biomaterials的审稿速度较快,约3-4个月。
主编:Kam W. Leong 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NAE)及国家医学院院士(NAM)。国际生物材料领域权威,关注纳米药物递送、非病毒基因编辑及组织工程近40年,尤其在纳米载体设计(如表面电荷调控肿瘤渗透机制)和细胞重编程技术(如直接转分化成神经元)方面成果卓著。
副主编:Dr. Raghvendra Bohara ,药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及纳米医学跨学科背景,爱尔兰高威大学高级博士后研究员。专注于微/纳米颗粒触发式药物递送与癌症纳米医学研究。对中国学者友好,积极支持国内团队在纳米药物递送与再生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近年参与评审的中国作者稿件占比超30%。
Biomaterials为混合 OA 期刊,作者可选择 OA 模式或传统订阅模式发表。版面费:若选择 OA 形式发表,版面费为:4,640美元,约合人民币33,433元。
网友1:如果课题很新的话建议可以试一试,从投稿到接收很快,不用推荐审稿人,主编自己会找审稿人。
网友2:另外建议数据量大一些,主编喜欢定量分析相关的数据。
网友3:投稿到 Biomaterials 经历多次被拒后,最终被接收。主编初审7天即送审,10天后收到小修通知,审稿人建议无需修改直接发表,仅需调整格式。
网友4:审稿速度较快,但需确保数据量大且课题新颖。若收到修改意见,需严格遵循格式要求逐条回复。
网友5:期刊对创新性要求较高,但若课题新颖且数据充分,接收速度较快。
期刊总结
生物材料领域权威期刊Biomaterials的影响因子亮眼稳居中科院工程技术1 区、JCR 双Q1。期刊有华人副主编把关且对国产研究友好且审稿较高效。但期刊10%的接受率意味着竞争激烈且对研究创新性与质量要求极高。小编认为若你的研究在材料与医学交叉领域有突出创新且成果扎实那么此刊值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