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血研领域性价比之选,四区非预警 + 年发文量上涨30%!审稿快至 2 个月,国人友好型期刊

原创445 阅读 2025-04-26 16:07:41

 

  1. 引言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专注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方向,对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友好。期刊中科院四区非预警且近三年发文量上涨30%审稿平均仅2个月。期刊接受后30-60天快速见刊且国人作者占比高。案例报告类稿件占比提升,对急需发表或聚焦细分领域的学者超合适!

 

  1. 期刊简介

 

1990年由英国Wiley出版社创刊的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是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合作期刊。期刊关注血液凝固、血栓形成、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临床应用和凝血因子调控、抗凝药物疗效等方面。纳入原创研究、病例报告、综述等内容。近年保持中科院医学四区、JCR Q4稳定分区且发文量持续增长,近三年国人作者占比约升高且对临床观察性研究及基础机制探索均友好,适合急需高效发表的中青年学者。

 

配图:

ISSN:印刷版:0957-5235;电子版: 1473-5733

JCI 0.25

h-index: 67

CiteScore:1.90

是否预警:未被列入预警名单。

官方网址:http://journals.lww.com/bloodcoagulation/pages/default.aspx

出版商: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Ltd.

 

  1. 索引/摘要

 

 

  1.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基础机制:凝血因子(如 vWF、因子 VIII、IX)的结构与功能,血小板活化与聚集,纤溶系统(如 tPA、PAI-1)的调控机制。临床应用:静脉血栓栓塞(VTE)、动脉粥样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疾病的病理机制与治疗策略,抗凝药物(如肝素、DOACs)的疗效评估。技术创新:血液流变学检测、微流控技术在剪切力依赖性凝血研究中的应用,新型止血材料的开发。跨学科关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炎症与凝血的交互作用,以及药物对止血成分的影响。

 

收稿类型:原创研究、综述、短篇通讯、病例报告、致编辑信、技术报告、突变报告、评论。

 

排除领域:不涉及老化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等非凝血相关主题。

 

5.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5年4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属于医学大类4区,小类血液学4区。

JCR分区:JCR分区为Q4,JIF排名:78/97,JCI排名79/97。排名靠后。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数据

 

影响因子:1.2 。5年影响因子:1.1。实时影响因子:1.035(截止2024年12月31日)。影响因子水平稳定在1分左右,预计后续持平。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数据:2024:0%。2022-2024年该期刊的自引率维持在0-4%左右,自引率较低,可以放心投稿

 

引用关系图截图: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按引用次数)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2022-2024年发文量稳定在100篇左右,近年发文量稳定,发文量尚可,中稿概率可能较高。

国人发文占比:中国学者发文量为200篇,占4.490%。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近三年国人国人发文30篇。近三年发文单位主要为:伊朗医科大学、土耳其健康科学大学、俄亥俄大学系统、温州医科大学。

 

  1.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小编未从已发表的文章中找到具体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1. 编委会信息

 

主编Marian Rollins-Raval,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临床副教授及血液病理学专家,专注血栓形成机制、抗凝治疗优化及 COVID-19 相关凝血障碍研究。推动凝血领域临床转化研究,参与制定 ISTH 蛋白 S 缺乏症检测共识及 ASH/AABB 指南,为临床抗凝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副主编:Tom McKinnon,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免疫学与炎症系高级讲师,聚焦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分子机制、剪切力依赖性血栓形成及新型抗血栓药物开发。研究 vWF 糖基化对其功能的影响。开发微流控剪切力依赖性凝血检测系统。探索vWF在动脉血栓中的作用。

 

 

  1. 版面费

 

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为混合 OA 期刊,作者可选择 OA 模式或传统订阅模式发表。官网未提供普通情况下的版面费具体数值,无法计算约合人民币金额。

 

  1. 网友经验分享

 

网友1:相对而言还挺好中的,没有投过的都试试呗。

网友2:必须提供模型图。

网友3:13年11月投稿,14年2月通知小修,修改后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月通知录用了,14年10月见刊,差不多三个月后可以在sci上查到。

网友4:1个月就接收。

网友5:审稿周期平均 4-8周,需注意伦理声明和统计细节,避免因格式问题被拒。

 

期刊总结

 

专注凝血、血栓与纤溶领域的情况Blood Coagulation & Fibrinolysis审稿高效!近三年发文量上涨明显且对国人学者友好。期刊优势在于领域垂直精准且发文流程快,适合想在专业方向快速积累的研究者。局限是分区不高。若您更看重在细分领域的交流与发表效率而非单纯影响因子那么该刊绝对是个优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