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基础机制、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的期刊Circulation Journal以严格审稿流程和快速发表周期著称。期刊纳入国际多中心试验的权威数据及中国学者在心肌梗死机制和婴儿心肌病诊疗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期刊是获取权威研究证据的重要平台尤其在亚洲心血管研究领域具有显著辐射力。
1937年创刊且至今已有80余年历史的日本循环协会(Japanese Circulation Society)的官方期刊Circulation Journal的前身为Japanese Circulation Journal,是心血管领域兼具影响力与口碑的国际期刊。期刊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及流行病学调查。纳入原创研究综述及指南共识等。期刊适合心血管研究者与临床医生投稿。
配图:
ISSN:印刷版:1346-9843;电子版:1347-4820
JCI:0.81
h-index:91
CiteScore:5.80
是否预警:未被列入预警名单。
官方网址: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cj
出版商:Japanese Circulation Society
收稿范围:Circulation Journal 发表与心血管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内容,涵盖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流行病学、卫生服务与结果研究,以及基础和转化研究进展。
文章类型:原创研究手稿、评论文章等。
5.期刊指标分析
1.分区
中科院分区:2025年4月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刊属于医学大类3区,小类心脏和心血管系统3区。
JCR分区:JCR分区为Q2,排名靠前。
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数据
影响因子:3.1。5年影响因子:3.1。实时影响因子:3.086(截止2024年12月31日)。影响因子水平稳定在3分左右,预计后续持平。
3.自引率和引用关系图
自引率数据:2024:9.7%。2022-2024年该期刊的自引率维持在10%左右,自引率较低,可以放心投稿。
引用关系图截图:
引用该期刊的前20种期刊(按引用次数)
该期刊引用次数排名前20的期刊
6.年发文及占比
年发文量:期刊2022-2024年发文量稳定在140篇左右,近年发文量稳定,发文量较高,中稿概率可能较高。
国人发文占比:中国学者发文量 329,占 3.920%。
近三年国人投稿量的排名和发文单位:
近三年国人国人发文41篇。近三年发文单位主要为:日本国立脑心血管中心、大阪大学、京都大学。
小编从官网中随机选取3篇已发表的文章。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周期:
文章1:投稿时间2024.10.15,录用时间2025.2.23,用时约4个月。
文章2:投稿时间2024.11.7,录用时间2025.2.5,用时约3个月。
文章3:投稿时间2024.12.20,录用时间2025.2.10,用时约3个月。
可见Circulation Journal的审稿速度较快,约3-4个月。
主编:Joseph A. Hill,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研究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分子机制。
副主编:Zhao Wang,关注基础心血管研究,探讨单细胞测序等前沿话题,推动领域发展。
Circulation Journal 为混合开放获取(OA)期刊,作者可选择传统订阅模式或开放获取模式。根据官网信息,开放获取版面费为 3,5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4,500 元)。该费用包含文章在线发布、长期存档及开放获取许可。
网友1:投稿后平均 3-4 个月完成终审,大修后接收率较高。审稿人意见关注科学逻辑与数据完整性,编辑反馈清晰,允许合理延期补充实验。
网友2:近三年中国团队发文量占比约 12%。
网友3:纯基础研究需明确临床转化价值,如单细胞测序技术需关联疾病机制。
网友4:选择 OA 需支付 3500 美元(约 2.45 万元),部分机构可通过协议减免。
网友5:推荐选择‘快速通道’(Fast Track),适合重大发现类研究,优先处理且免审稿费。
期刊总结
日本循环协会的核心期刊Circulation Journal关注心血管领域80余年主打基础机制 + 临床转化双驱动。期刊偏爱原创性强、数据扎实的研究,只要能讲清科学价值 + 临床意义都有机会登上版面。期刊平均周期3-4个月审稿流程透明且效率在线。大修后接收率较高且对亚洲学者友好。内容覆盖极广纳入基础实验、多中心RCT及从指南更新和病例报告。但作为经典老牌期刊其对创新性和数据完整性要求苛刻因此更适合有明确突破性发现的团队。如果你手握心血管的完整研究或关注亚洲人群特色疾病如婴儿预激心肌病、东亚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机制那么它会是比顶刊更务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