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问题
反馈

关注刊鹿公众号

期刊热点随时掌握

微信扫码
期刊
热点
确认提交

NEUROSCIENCE:高端局~收稿质量在线即可接收的神经科学期刊

原创208 阅读 2025-05-02 01:31:58

引言

NEUROSCIENCE作为一本国际跨学科期刊,收稿范围相当广,涵盖了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对国人学者很友好,文章写的不那么差劲很容易被接收。自引率极低,即使好接收但也不水,杂志的重要指标都在线。美中不足的是,这本杂志不适合毕业党和评职称的学者,因为不少网友反馈审稿周期有点长。

期刊简介

NEUROSCIENCE是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的官方期刊,成立于1976年,其利润支持IBRO为各个职业阶段的研究人员和全球神经科学界的众多国际倡议。作为一本国际跨学科期刊,NEUROSCIENCE涵盖了分子、细胞、发育、系统、行为、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NEUROSCIENCE和IBRO致力于促进期刊各个方面的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我们强烈建议考虑作者团队和文章参考资料的多样性。此外,我们需要为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的性别选择以及临床试验或样本采集中的患者纳入/排除标准提供强有力的理由。

期刊名:NEUROSCIENCE

创刊时间:1976

影响因子:2.9

实时影响因子:2.538

五年影响因子:3

中科院分区:4区

JCR分区:Q3

自引率:0.00%

年发文量:361

发行频率:Semimonthly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

该杂志影响因子波动幅度较小,之前影响因子一直在3分以上,2023-2024年影响因子降为2.9分。

●分区

根据中科院分区,该杂志在大类-医学中降为4区,在小类-神经科学中一直属于4区,投稿越来越简单。

根据JCI数据,该杂志2021年开始下降为Q3区,排名处于中游水平。

●自引率

该杂志自引率越来越低,呈下降趋势,2023-2024年降至0,可能是因为该杂志的文章为原创性较高的理论构建或实验研究,可以安心投稿。

●预警情况

该杂志未被预警过。

收稿范围和类型

该刊收稿的范围: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和肠道神经系统的科学研究。分子、细胞、发育、系统、行为、认知和计算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中枢、外周和肠道神经系统,包括与大脑、视网膜、脊髓和肠-脑轴相关的神经科学。生理过程的神经科学涵盖所有生命阶段(发育、成年期、衰老),并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感染、记忆、神经免疫学、疼痛、成瘾、奖励、压力和突触可塑性。神经系统疾病和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谱系障碍、耳聋、情绪障碍、癫痫、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和中风。神经炎症,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和其他非神经神经系统细胞类型的作用。神经科学与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理解有关。神经科学相关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计算神经科学、电生理学、光遗传学和神经成像。神经科学相关疗法,包括药物干预、运动、营养、神经科学重新编程、干细胞疗法、经颅磁刺激。

文章类型:meta分析、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评论。

历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该杂志年发文量很大,虽然近几年其发文量逐年下降,但2023-2024年共发文365篇,还是相当多的。

根据WOS数据,最近3年发文量最多的地区是中国大陆,大陆学者共发文416篇,对国人友好,增大成功发文的概率。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根据杂志官网,录用率为24%,从提交到做出首个决定需要10天,审稿时间是91天,从提交到录用119天,整个审稿周期适中。

小编查阅了官网最近新发表的3篇文章,最快2个月,最慢5个月。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篇:提交1月18日,录用4月17日;

第二篇:提交11月26日,录用4月20日;

第三篇:提交2月20日,录用4月20日。

期刊版面费

该杂志属于混合模式出版。选择OA模式出版需要付文章出版费(APC):3,500美元(不含税),约合人民币25449元。

经验分享

学者1:老牌期刊,医学影像处理诊断方向 。投稿到接收半年周期,六月份投稿,半个月内送审,审稿两个月,八月返修,十月二修,一周内返回,两个月后接收。
编辑和审稿人都很严谨认真。就是返修的速度比较慢,每次都是两个月左右.

学者2:期刊外审速度还可以,1.5个月给结果,第一次返修费时25天给结果,但各个环节速度稍微有点慢,一般投稿或修回杂志社后都要3-5天编辑才会处理,审稿意见还可以,挺细致的,主要要满足杂志社的格式,补了实验,修了两次,第二次还是改格式,修回后编辑直接做了决定,综合体验还好。提到要全膜,只提供了拼起来的全膜,个别的也没完全拼完整,编辑并未苛责。

学者3:期刊很负责,就是审稿周期较长,大修一次以后直接录用。

学者4:审稿意见中肯 二修 接受 但影响因子偏低。

学者5:审稿很慢,每次来回都要2个月以上,最离谱的是,已经经历了大修和小修,前后半年时间,最后居然拒稿了。不知道什么脑回路。如果觉得我的文章不行,为什么还要小修。

期刊总结

优势:网友反馈编辑和审稿人负责严谨,审稿周期较长,证明该杂志虽然降至中科院4区,但其文章不水,有一定的质量,其影响因子为2.9分实至名归。该杂志对中国大陆的学者极为友好,只要质量在线基本就可以录用。杂志的自引率一度降至0,也证明其学术健康性值得信任,非水刊。

劣势:尽管官网表示从提交到录用大概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但网友们普遍反馈审稿周期有点长,想要在此杂志发文的宝子还是早做准备吧。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