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创刊于1973年,由Wiley出版,致力于报道各类超声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实际应用。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声学小类4区,核医学小类4区,JCR分区为Q3。该期刊涵盖腹部、心血管、妇产、肌骨、浅表器官等方向,重点强调超声在疾病识别、手术导航、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是一份偏向临床实用型的老牌英文影像期刊。
期刊简介
期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
ISSN:0091-2751
创刊时间:1973
影响因子:1.4
实时影响因子:1.433
五年影响因子:1.2
中科院分区:4区
JCR分区:Q3
自引率:0%
年发文量:245
发行频率:Monthly
期刊索引
期刊指标
影响因子: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最新为1.4,实时影响因子1.433。
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声学小类4区,核医学小类4区,定位于应用层面,在结构影像为主的期刊体系中属于中低梯队,但具备明确的专业读者群体。
JCR分区为声学小类Q3,核医学小类Q3,引用主要来源于超声诊断技术优化、少见病例的图像分析以及特定疾病的超声征象总结类文章。
自引率:期刊自引率目前0%,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预警情况:2020-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
收稿范围和类型
收稿范围:包括超声、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医学。该杂志的范围包括所有身体系统的医学成像的所有领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神经、肌肉骨骼系统以及妇产科成像。
稿件类型:发布原始文章、评论、综述和病例报告。
年发文及国人占比
年发文:期刊年发文量2024-2025年发文量245篇,审稿周期为8–12周,部分稿件初审较快(2–3周可获初步决定)。
国人发文占比:
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1。
WOS数据显示,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福建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
审稿周期和录取率
审稿周期: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25天。
录用率:官网分享录用率为34%。
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录用最快76天,最慢307天,具体如下:
第一篇:6月14日投稿,3月31日接收
第二篇:8月28日投稿,7月5日接收
第三篇:4月27日投稿,7月13日接收
期刊版面费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支持开放获取,开放获取费用为33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3万元。
经验分享
学者1:不需要版面费。
学者2:你可以选择不交版面费,别人获取你的文章得付费。
学者3:还是比较友好的杂志,审稿速度也比较快,不合适就直接退稿了。
学者4:因为我研究方向的审稿人是中国人,就投了。审稿意见十几天就回复了,效率之高。两个审稿人意见比较敷衍几句话,创新性不强,拒稿。后来询问审稿人,告知没收到文章让他审,不知道评论是谁写的。这个杂志也是厉害了。
学者5:2021-1-31投稿 2-3格式修改 2-6 编辑拒稿。
期刊总结
Journal of Clinical Ultrasound是一份老牌临床超声实用型期刊,特别适合专注于疾病诊断、影像图解、操作路径总结的研究团队。适合需要较快发表节奏、强调图像表达质量的初中级研究者使用。审稿速度稳定,接受率较高,教学类病例或稀有图像资料接受度较高。
相关领域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