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分区上升,进入行业前列,晋升成TOP刊。影响因子稳定保值,学术水平很可靠。国人在这发文占比领先,优势很明显。
最让人开心的是,编辑特别好沟通,这对投稿者来说非常重要。
期刊简介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于2001年创刊,考虑有关怀孕和分娩各个方面的文章。该杂志欢迎有关怀孕、母乳喂养、分娩、孕产妇健康、孕产妇护理、怀孕和分娩的趋势和社会学方面的投稿。
ISSN:1471-2393
出版商:BioMed Central
期刊官网:https://bmcpregnancychildbirth.biomedcentral.com/
收稿范围和文章类型
收稿范围:包括怀孕、母乳喂养、分娩、产妇健康、产科护理、怀孕和分娩的趋势及社会学方面等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孕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生理、病理机制研究,像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胎盘发育的相关因素等;孕期和分娩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等;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的社会现象、心理问题及相关干预措施,如产后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等;产科护理的质量、模式和效果研究,以及孕期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利用情况及改进措施等。期刊的收稿类型丰富多样,研究论文,数据库文章,软件文章,病例报告,研究方案,回顾,产生的事项,评论,系统综述。
期刊分析
在影响因子数据中,近几年持续多年维持稳当,2023年为2.8分。让我们心里有底,知道它的学术水平比较可靠。
从自引率看,近几年在8%附近波动,2023年为7.1%。自引率较低,没搞啥“小动作”。
2025年CAR指数为0.58%,CAR风险为“低”,期刊很安全。
从年发文量看,自2014年开始持续提升,到2022年接近1000篇,2023年稍有下降为853篇。总体发文量还是挺可观,投稿机会多。
根据WOS数据,2023年和2024年国人文章占比均为30%,中国学者在这本期刊上很有存在感,可以抓住这个优势。
中国发文719篇位居第一,随后是美国和英国分别为424和286篇,可见国人文章遥遥领先。
伦敦大学以113篇论文位居第一,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二,四川大学以45篇位列第三,国人发文领先于其他机构。
在中科院数据中,从大类-医学3区上升为2区,在小类-妇产科学位居2区,进入行业TOP。顺利闯进了行业的顶尖阵营,现阶段投稿,能够借着期刊上升的东风。
JCR:属于Q1区,在行业里的地位更高了。
审稿周期
根据官网数据,初审为19天,提交到接受为172天,也就是6个月左右,速度一般。
小编分析了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篇:提交5月4日,接受11月28日;
第二篇:提交6月11日,接受9月9日;
第三篇:提交9月2日,接受12月25日;
快的话3个月就能接受,有的会6个月接受。
版面费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是一本开源期刊,版面费为329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4万元。
学者评价
网友1:期刊的编辑团队友还是比较友好的,给了小修后。修回一个月后居然录用了。
网友2:前期技术审查挺慢的,但在分配编辑这步没有花太多时间。小修后录用。
网友3:看得出来编辑比较nice,让我修,一个月后录用。
网友4:速度挺快的,编辑比较友好,没有像网上说的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网友5:总体印象编辑很好沟通很友好,审稿人意见也很好。
主编和国人编委
主编,Tovah Honor Aronin,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前,Tovah 在美国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那里她研究了酵母中的钙信号传导,开发了一种用于实时测量钙调磷酸酶活性的新型显微镜探针。
编委中,陈敏,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主任。其研究涵盖胎儿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地中海贫血等高危妊娠相关的筛查与诊断,涉及超声、生化、基因等多技术手段。
期刊总结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是一本不错的期刊。其影响因子稳定,自引率低。中科院分区上升,JCI排名进步,前景较好。年发文量可观,国人发文占比高且机构投稿领先。未来发展向好,值得相关领域学者投稿。